逐鹿大东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敖汉旗4乡8万亩山地综合治理会战纪实

 

  今年的夏季好像比历年来得都早。6月初,烈日当空。旗委、旗政府和王家营子、大甸子、宝国吐、敖音勿苏4个乡的领导及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已经跋涉在敖汉大东南的绵绵群山、条条沟道之中,选择夏季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最佳战场。

  详细的勘察,周密的思考和论证后,一个完整的东南部4乡山区综合治理8万亩联乡会战工程方案诞生了。

  一个打前所未有的大的山地综合治理歼灭战的决心下定了!

  联乡会战总指挥部成立。旗委书记张智坐镇前线任总指挥。

  东南会战的四大战区迅速规划。

  全民动员。各路大军旌旗招展,鼓角震天,浩浩荡荡地开赴沉睡多年的山岭沟壑,拉开了以人工造林整地为主要任务的会战序幕。

  四大战区比规模、争速度、保质量、创精品。群雄奋起,战场恢宏,叹为观止。

 

  规模宏大 联村联乡

  火辣辣的太阳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升了起来,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响,硝烟从大山的腹部腾空而起,一条条5~8米宽的盘山作业路开通了,像坦克履带碾压过的痕迹,顽强地爬向山岭,蜿蜒地挂在山坡上。东南战役在4个战区11处阵地上打响了。

  王家营子战区四路出击,1万亩的瓦房沟村十二连山主战场有7个村联村会战,日出动劳力3000人,机动车辆70台。各2000亩任务的水泉、五间房、六道岭3个村各自为战。

  大甸子战区号令三军统一会战,主攻卧虎岭、青龙山和黑煤山。1.2万亩的卧虎岭流域有5个村联村会战,8000亩的青龙山流域有5个村协同作战,3000亩的黑煤山流域有2个村并肩作战。全乡日出动劳力3800人,90台机动车,1400辆畜力车。132面战旗高高地飘扬在工地上。他们提出的口号是:全民总动员,全乡大会战;南攻卧虎岭,北战青龙山;大干一个月,完成两万三。代表了大东南战役的雄心和气魄。

  宝国吐战区兵发两路:1.56万亩的马鞍山流域有9个村联村会战,4000亩大青山第一生态经济沟有5个村集中会战。全乡日出动劳力3500人,各种车辆数百台,仅宝力格一村就出动三轮机动车48台。在马鞍山工程指挥部,有这样一副对联,“重展青山气魄,再铸马鞍雄魂”。他们将通过工程作业,把这副对联的内容刻在马鞍山上,以表达宝国吐人的雄心壮志。

  敖音勿苏战区两路分兵。东部6300亩的风水山村岱王山流域有5个村联村会战,西部3700亩的广兴太、苇子沟村鸽子沟流域有3个村兵合一处。其余6000亩零散地块将在联村会战后实行单村作战,任务是每口人6分地。

  四大战区阵地紧密相连,形成了联乡会战庞大阵容。

  各战区以各乡党委书记为最高“司令长官”,指挥部一律设在前沿阵地,各级包点干部、技术人员全部到位,在总指挥部和旗督查组的统帅督导下,以民兵为主力,全民皆兵,整排整连成建制地打出红旗,发扬六道岭精神,向各自预定的阵地发起冲击。截至7月17日,四大战区新修作业路总长达45公里,完成坡面、沟道治理工程3万亩,占总任务的1/3还多。

  边、远、险的大片荒山秃岭,曾经桀骜不驯的“卧虎”“青龙”,一度困扰着人口少劳力少的小山村,在联村、联乡大会战的庞然大气面前,不得不俯首称臣,服服帖帖,通体换上新装束。从此将变成富一方百姓的花果山、经济沟。

  登高远眺,山脉颠连,沿等高线排列的整地工程,如战前的掩体,列阵生威,铺排远去,蔚为壮观,令人感慨万千。 

 

  精品模样 初露端倪

  精品,在有魄力的决策者心中酝酿,在工程技术人员手中设计,在敢打硬仗的队伍面前诞生。

  大东南战役,本身就是一件精品:规模大,标准高,质量高,科技含量高,三大效益高。

  4个乡8万亩造林整地任务占全旗造林整地任务的50%,规模可谓大;规划设计实施了多种类型工程,具有相当的科学性、合理性、整体性、多样性和美观性,标准、科技含量和体现的效益可谓高。目前已完成的部分工程,一律超设计标准。

  7月17日,在工程总指挥张智的率领下,全体指挥部成员,对东南战场进行了实地检查,为领导的精品意识进行再“充电”。张智同志严肃指出,在保证完成总任务的同时,必保一乡一个精品,力争多创几个精品。

  让我们走进这个巨大的作战沙盘,领略应当成为精品的无限风光。

  王家营子战区十二连山。从乡政府出发,沿小东梁干河道蛇行20华里至瓦房沟村第八村民组的西沟,这个战场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这里。从此处西行,是新开辟的20华里作业路。如果沿路一直盘绕上去,万亩造林整地工程即可尽收眼底。已有5种作业工程类型在这里安家落户,漫山的水平沟或大坑整地,随意用“桎子”量,质量全部达到高标准或超标准。

  大甸子战区卧虎岭,一个名字听来很威武的地方。果然,走近它,不能不为它的规模和气势所震撼,难怪在当初勘察规划时,乡干部李长春惊呼“眼晕”。1.2万亩群山起伏,10公里新修作业路画着“8”字逶迤其间,10公里战线上分布着5个村1600多名会战兵力。在卧虎岭上,以工程手段设了林学会标志、“卧虎归春”字样等8处人造景观,为这幅崭新的时代画卷落款印章。整个卧虎岭,大小山头25座,27道大梁,28处大洼。规模之大,名不虚传,精品争雄,呼之欲出。

  第二战场青龙山,新修作业路6公里,战线总长10公里,32处洼,31道梁,8000亩工程任务,5个村联手攻坚,日出动劳力1500 人。青龙山地势险要,路极难修,多为石质,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。作为精品,也有相当的竞争力。

  宝国吐战区马鞍山。位于石头井子村境内,前沿指挥部设在马鞍山西北角的大柳树下。山势雄奇,新修10.5公里作业路盘旋其中,1.56万亩整地工程十分艰巨。从7月1日开始,9个村2000名劳力并肩奋战在工地上。两个大喇叭安在马鞍山梁脊上,大造舆论声势。下定决心,加快速度,再造一个大青山式的精品工程指日可待。

  宝国吐人的精品意识似乎表现得特别强烈。他们始终不忘把目光盯在向大山、沟道要效益上,在奋力创造马鞍山精品工程的同时,开辟了第二战场——大青山第一经济沟。在著名的大青山腹部,选择一条径流坡面已完成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沟道。组织另5个村1500名劳力,在沟道中央筑起一条4米宽(底宽5米)、1米高、总长4公里的沟道作业路。以此路为工程骨架,两侧削坡筑坝,分别建成大小不一的台田、条田,伸向大山深处的鸡爪子状的毛支沟,全部闸上谷坊或造成台田,设计在条田、台田上栽植枣树和梨树。细细端详这条沟,犹如一条神气活现的长龙出山,龙头一直伸出山外,伸向附近的高家店水库。这奇异的设计、大胆的想象、创新的精神、探索的意识、强烈的效益观念和独辟蹊径的精品思路,以简直不可思议的姿态兀现在人们的面前。

  敖音勿苏战区岱王山。位于宝(国吐)、大(甸子)、敖(音勿苏)三角区风水山村境内,工程面积6300亩,工程指挥部设在山脚下。5个村2300名会战大军围而歼之。为争创精品,他们奋起直追。发出“学习六道岭精神,应有大青山气魄,赶超黄花甸子水平,鼓敖音勿苏士气,创建岱王山精品”的誓言。哀兵必胜!让我们记住背水一战的敖音勿苏人向大山的承诺!

  精品,是勇敢者的作品,是开拓者的伴侣,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。

 

  民众是真正的英雄

  全旗生态建设大会战,民力之苦尤以南部山区夏季造林整地为重。东南战役亦不例外。此次会战虽然刚刚进入状态,全体干部群众就表现出了空前的干劲、韧性和意志。

  大会战,教育了群众,锻炼了干部。

  7月初,骄阳似火。茫茫十二连山,无遮无拦。群众上山的第一天,就有5人中暑晕倒在工地上。平房村的周凤章,当乡里的车把他送回家后,只输了一次液,第二天又坚持上山了。乡党委书记徐孝奎,每天早上6点半之前准时来到工地、查验质量。副乡长王青春,林业技术干部车瑞学、曲中央、王殿国、贺献力……几十天一直坚持不下山,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,浑身的泥汗味顾不得冲洗。乡长助理左志国,原是一位漂亮的白面书生,几天下来,脸上脱了一层皮,黑里透红的脸庞让曾是熟悉他的人几乎不敢相认。

  7月中旬,卧虎岭流域阴雨连绵,各家各户都带上一块阴天用来遮雨、晴天用来蔽日的塑料布。这是吃中午饭时的情景,一开始还是几个人扯住塑料布的一角,后来干脆把四角绑在铁锨把上,撑起一个简易的“阳伞”。远远望去,那一坡坡,一洼洼,如雨后的蘑菇,层层叠叠,又似波涛中的点点白帆,充满诗意。然而,当你走近它时,顿时“诗兴”全无,随之而来的是感动和深深的同情。山上没有一丝风,塑料布下巴掌大的一块阴凉,充满了闷热的气息。几条汉子,赤着臂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,一手拿着干粮,一手拿着水桶,一口干粮一口水……也有的钻到大车底下,随便吃上一口。女人们凑到一起,特别是姑娘们没有脱下外衣,汗水顺着她们的发辫滴落在满是砂石的土地上。

  旗乡两级干部检查质量每天步行近百里。脸晒黑了,胳膊晒脱皮了,但人却越晒越精神。他们说,这算什么,最苦的是老百姓啊。

  哈布齐拉村一位小伙子浑身晒起了水泡,人们发现,他穿上背心与脱下那件背心好像没什么区别,太阳的强光已把他背心的痕迹印在了他的脊背上。一位74岁的老汉,颇有一股不服老的干劲,一尖镐下去,刨到石头上又反弹回来,磕破了头。经过简单的包扎,又抡起了镐头,鲜血一点一点从他的额头渗了出来。

  宝国吐战区干部群众齐发动,措施有力,奖罚严明。会战大军多而不乱,秩序井然,就连各村同时上山的机动车,也都统一编号,统一出发。乡党委书记高玉波、乡长薛德凯深知民力之苦几近极限,他们爱惜民力,但又不能降低治理速度,计划采取几个村轮番作业的方法,这与大甸子的想法不谋而合,他们也在设想,如何搞好短期休整,以利发起第二次、第三次的冲锋。

  敖音勿苏战区的干部发动充分,没有一个请假,乡政府大院除秘书值班外,其余干部一律下乡,直接插到村民组。干部群众栉风沐雨,披星戴月,同甘共苦,齐心协力向大自然开战。旗委、政府两大院和包乡镇的各科局的干部,会战期间轮流下乡与群众一起劳动。这是一种无声的动员。艰苦劳作的精神感动了基层干部,干部吃苦在前的行动又发动了群众。一锨一镐几万亩大山大沟在他们的劳作中变了样!

  人们的心灵在千军万马的会战中接受洗礼,人们的思想在山岭沟壑的变化中得到升华。

  再看一眼那整齐排列的水平沟吧,多像一只只口琴的音箱啊。当音乐家在月光下寻找灵感的时候,老百姓已经把大山的音箱修好;当音乐家痴迷在夜色朦胧的时候,老百姓已经谱好绿色的音符;当音乐家一夜醒来发现夜曲是一场梦的时候,老百姓正在有滋有味地奏绿起来、活起来、富起来的雄浑乐章。

发布时间:2025年4月29日 16:05